《月令七十一二候集解》言: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。这意味着一年中终于到了“热得你出走半生,归来全熟,身上还挂着椒盐;哂得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……包青天”
大暑这个节气是和强热捆绑在一起的。在民间,人们称之为「三伏天」,过完这「三伏天」,热才会慢慢减退。为了避暑,在民间能找出很多流传到现在天的避暑良方,有些地方用的避暑方是以热来攻热,比如吃伏姜和、吃伏羊还有米糟这些大热的食物。
吃伏姜这样的风俗主要流行于山西,河南,人们将生姜与红糖相拌,装在玻璃瓶上,再蒙上纱布,置于露天中,用伏天的太阳暴晒后成伏姜。晒过的伏姜,从口感上来说比普通姜好吃,民间认为吃伏姜可以令身体中的寒凉消散,而且三伏姜保存的时间也够长。
在福建和广东一带,尤其在闽南地区,用草本植物带来的清凉已经延续了很多个夏季,在坊间流传着「六月大暑吃仙草,活如神仙不会老」。广东凉茶的成份中,仙草就是促成凉茶味道最最主要一味,在厦门八市,你会发现还有专门的药草店,人们能够熟练的用植物组合出根据不同体质来对应的养生的药草茶。在夏季的时候,一碗烧仙草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血气都清除的一干二净。
仙草其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主要分布在闽浙、两广和台湾一带,形状类似薄荷叶翠绿小巧。 很久以前,由于交通不便,人们出入均靠双腿,天热赶路容易中暑。有位神医将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草类植物,施于路人,人们食用后感到神清气爽,身体很快复原。人们认为这种具有神效的草是仙人所赐,因此将之命名为“仙草”。
最原始的烧仙草味道是用晒干的烧仙草煮沸勾芡而成,待其成冻之后切块再浇上蜂蜜水。仙草也可以有来煮茶,取取仙草将其晒干后拿来熬煮,便成为仙草茶,若添加太白粉使之凝结成仙草冻,更为炎夏消暑的圣品。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,换了做法的烧仙草依然是热卖的饮品,冬季的烧仙草是趁其尚未凝固之际,加入红豆、花生等配料,热乎乎、浓稠稠,为寒冬中最好的甜品。
把烧仙草经地瓜粉勾芡后放凉,就成胶状的凉粉。这种消暑甜品加入炼奶,就是香港人夏日至爱。
消暑圣品仙草蜜
材料:仙草干100克 食用碱8克 水5斤 100克地瓜粉
流程:将仙草干泡水几分钟,洗净沙土;
加入5斤水,8克食用碱一起煮沸转小火60分钟;
100克地瓜粉调成清浆,待仙草水煮沸后分两次入锅,不停搅拌,再煮至沸腾即关火盛出纳凉。凝结成块后切小块入清水中浸泡去除碱味;
浇上蜂蜜水就可以尽情享受仙草蜜带来的清爽了。
嫌麻烦的话,今年万能淘上有现成的仙草粉,只要加点清水化开再加水煮沸,然后装入容器上放入冰箱冷藏结块,再用刀分割成小块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