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(五)
原创: 二班毛豆 二班毛豆 前天
青椒白米虾
在家里过暑假,最开心的就是能吃到湖鲜。老家巢湖是鱼米之乡,盛产湖鲜,最著名的要属“巢湖三白”。何谓三白?即银鱼、白鱼、白米虾。
银鱼虾米是著名的特产,后来我在深圳,回家乡必会带两盒过来放冰箱,以备拜访兄弟时用。这是外地兄弟了解的特产,当然也是能带的特产,不能带的就是白鱼。
吃白鱼最好的时间就是梅雨季节的暑假,俗称“梅白”。这时的白鱼肉最嫩,也是最肥美的时候。白鱼十分娇贵,且性格孤傲绝决,是真实的湖仙。它不想被尘世玷污,决不妥协苟延残喘,上岸即停止呼吸,无论世人怎么相劝,都再不理睬。我留美味与你,但也不会再看你一眼。
清蒸白鱼
后来在深圳西湖春季吃清蒸白鱼,一斤多大小,居然要200多一条。而老家,便是今年,一斤多也不过30左右,碰到开湖的早市,渔民挑到菜场卖才10块钱一斤,又大又新鲜,可以吃过瘾。
许是湖边的城市,这些在外地人眼里极好的湖鲜,在大家眼里不过如此。身边无风景,枕边无伟人,大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。银鱼蒸蛋是家常味道,但因为夏季太热,总是想吃点开胃的菜,于是大家家偏给于青椒白米虾。
银鱼蒸蛋
白米虾与其它虾不同,壳是软的,所以白米虾是连壳吃的,最是补钙,且味道极鲜。母亲会从院子里摘几个辣椒,切成小块,与白米虾一起炒,这时厨房弥漫的便是所谓的人间烟火了。端上桌一吃,脑海居然是本山大叔的名句:那家伙,彩旗飘飘,锣鼓喧天......如何会这样呢,大约是白米虾太鲜,而自家种的辣椒太辣吧。
说到吃鱼,那时最常吃的还是鲫鱼,实惠且美味,比白鱼的刺还少,是最亲民的湖鲜。巢湖的鲫鱼和池塘养殖的可不一样,池塘的鲫鱼无论怎么也脱不了一股土腥味儿,吃惯湖里的鲫鱼,池塘的一吃便知,味蕾被惯得娇嫩而敏感,巢湖的鲫鱼可是鲜甜的。我前两年回老家,经常独自去菜场逛,用苓教的挑鱼方式,巢湖的鲫鱼身子粉色透白,而池塘养殖的鲫鱼乌暗发青,挑过来一吃,果然如此。
红烧鲫鱼
爸爸最喜爱吃鲫鱼,餐桌隔三岔五就有鱼。买菜是他的工作,他早上锻炼完身体,顺便就从菜场买了过来。爸爸很有经验,告知大家,他锻炼完去买菜,刚好接近早市的尾声,那些挑担子卖菜的人,要急着回家了,菜实惠许多,鲫鱼都是活的,没几条,一下买光更实惠。似捡了个大实惠,笑着展示他的战利品。
爸爸的毛豆炒辣椒做得最好,母亲都没他炒得好吃。大家家剥毛豆与别家不同,先洗毛豆壳,要洗好几遍,将豆壳上的泥和浮毛洗去,然后洗手,再剥毛豆,剥完就不再洗豆米了。剥开毛豆壳,豆米穿的那层白衣服千万不容脱了,那层是鲜衣,有了它,炒出来的毛豆才鲜美。有一次爸爸在剥毛豆,家里来的亲戚回来帮忙,爸爸让他去洗手,结果没剥两下,爸爸就说,你去跟姑姥(我妈)说话去吧,我剥就好了。那人还要客气,结果被爸爸赶走了。我在一旁不到笑出声,因为那人将毛豆米的衣服所有脱光了。
毛豆炒辣椒不用放太多内容,就简简单单两样,新鲜的毛豆米,加上自家种的辣椒。爸爸告知我炒的过程不能放水,起锅时旋一点水气,一盘绝妙的佳作就完成了。用爸爸的话说,辣乎乎的,真好吃。而我觉得,毛豆炒辣椒才是真实的爱情,这世上,换作任何组合,都不也许产生这样绝妙的结果,即便毛豆炸酱,即便毛豆烧鸡,都无法这样天长地久吃不腻。
毛豆炒辣椒
毛豆炸酱
毛豆烧鸡
炎热的夏季,还有一样菜是平常且奇异的,是饭桌上是最常见的一道菜,是那个年代的夏日蔬菜里,最受欢迎的一道菜,那就是红苋菜。
我想是因为孩子们喜爱用红汤泡饭的缘故吧。红红的汤让枯燥烦闷的酷暑,有了亮光,有了色彩,有了满碗的幻想。
二班毛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