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黄春泽
想当年在军队服役时,我就很不幸,被分配在后勤班做“伙计”了。
也就是今年人们说的:“头戴绿帽,身背黑锅,看别人吃饭”的人。不过,也没有关系,我想在哪儿都能发光的,于是,我就安心于后勤班,每日必弄的就是一道汤,也就是豆腐肉汤,那一会儿,连首长也指名要喝这一道汤,首长说:饭可以不吃,不喝这道汤,那今日还真的没法工作了。
得到我们伙的赞扬后,每日的黑板上,在汤的这一栏目中就能清楚见到这汤的名字,他们标准每日都弄这道汤,这汤能让人百喝不厌,豆腐汤可以让人益气和中,清热解毒、生津润燥,开胃醒脾,让人增进食欲。
我还是保留着做豆腐肉汤的“秘密”退役了,听说我退伍后,再也没有人会弄这一道豆腐肉汤了。这其实也不是啥“秘密”,只是在选材上出一点功夫罢了,我虽然很恨日本人,可是,人家有好的东西,也是要学习学习的,我一般选真空包装的“日本豆腐”,这种豆腐制作得等于嫩滑,又不要易散架。
工作后,我对豆腐梦绕情牵地惦念着,把制作豆腐汤的方式铭记于心中了,有必备时,还是想要拿出来秀一秀。
那天傍晚,大家夫妻很晚才下班,当我下了班车,时间已经是十八点半了,家里没有买到猪骨头,无法做骨头汤,当我去到了超市,超市里的猪骨头早被抢购一空,只剩下空空的不锈钢托盘摆在那里,就在此时,我看到了冰柜内有几份真空包装的“日本豆腐”,静静地躺在冷藏柜里,当我看到它时,它似乎正在给我招手。
我微微一笑,拿出了电话,拨通爱人的手机。
“超市没有猪骨头了,不如,我就做一道豆腐汤代替怎么?”我问道。
“好吧!”爱人很无奈地回答了。
爱人跟了我接近十年了,没有喝过我弄的豆腐汤,她的心情我能理解,她一定认为豆腐汤会是很平凡的,其实她不了解我还有压箱底的“家伙”没有亮出来。
在这时候,我更能理解下班的人,非常是那些“上班被领导批,下班被妻子批”的人就更累了,那心情呐,超累。
下了班,很多兄弟都不想为了这么一餐而“劳师动众”了,只想找点简单的东西吃饱了就行,大多数的广东兄弟都是一家三口到大排档化解温饱问题,因为他们都不想亲自去弄,不想去试试去弄一道美食,一道汤的快感,而我与他们不太相同,我就好这一口,老喜爱动手弄吃的了。
在超市买回“日本豆腐”后,同时也随手弄几根胡萝卜和葱,匆匆赶回家中。
回到家后,急忙烧一锅水,将家里的银耳泡发,焯一下被我“砍”成条的日本豆腐,将其放入碗中备用,银耳被泡发泡软后,我拿起后轻轻地搓冼去杂,撕成小块放入碗中备用。随后,再点燃气炉,从头烧一锅水做汤用。这时,我拿起胡萝卜洗净,胡萝卜在我手起刀落的瞬间,成了细细的丝状,接着,要干的事就是最难的,也就是最考究刀法的时候了,将葱切成末,这葱末是豆腐汤最后的决定因素了。
我喜爱用心去经营一道汤或菜,只有这样,才能让心中的压力释放,一道简单的菜,哪怕是一道简单的汤,也是等于的讲究,“萝卜成丝,豆腐成条,葱成末,洒上胡椒加淀粉……”这可是做豆腐汤的顺口溜了。
锅中的水在“咕嘟咕嘟”沸响,我了解到下料的时候了,连忙投入萝卜丝、银耳,等汤再次唱“咕嘟”歌的时候,就可以加入精盐、鸡精,再用湿淀粉轻轻勾勾稀芡,倒入豆腐条烧沸,起锅后,加入最重要的“配角”葱末,还有胡椒粉,可别忘记淋入香油,香油这一项也很重要,当香油淋上后,这汤也就溢起了香气。
这时候,我端出这一大碗银耳做的豆腐汤,只见到爱人与儿子早就在桌前等候,她们有着一副不吃个底朝天,决不罢休的气势。
“哇,软滑嫩脆,味道酸辣适口,比骨头汤好喝,是佳品,”爱人轻轻地舀了一小汤勺在自己的碗中,尝了起来,也赞了起来。
儿子也禁不住尝了起来,一会儿就喝了大半碗,呵呵地笑了起来。
虽然这是一道普通的豆腐汤,只要做起来用了心机,这道汤也就会成为精品。爱人此时的赞扬,让我的心境穿越了时空,再次回到了军营被首长赞扬的那一会儿,脑海出现小黑板的“豆腐肉汤”……
我喜爱这种被赞扬的感觉,喜爱儿子淡淡的认同,喜爱那种回到军营的憧憬,但是,我了解这一把年纪,这一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军营了。
文章插图来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