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的气温依旧会维持在35°C左右,有些人稍微活动主题一下,便出了一身的汗。对于一些气虚质的孩子来说,出汗多就更加重了气虚的情况。
应该怎么向孩子调理呢?
可以适当吃一些补气的食物,比如栗子、牛肉、鸡肉、红枣等。
今日向我们说明的泥鳅,补中益气的效果也很好,还非常适合在夏天食用!可以如何吃?下面就来向我们讲讲。
1
“天上斑鸠,地下泥鳅”,
泥鳅有啥功效?
很多家长看到泥鳅,都觉得有点样子有点恶心,不敢吃。但其实,泥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甚至被誉为“水中人参”。
向孩子吃泥鳅,有啥好处呢?
中医认为,泥鳅味甘,性平,归脾、肝、肾经,具有补益脾肾、利水、解毒的功效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泥鳅可以“暖中益气,解消渴。”临床上,大部分孩子都是气虚质的。所以,如果孩子出现了面色青黄、声音低,气短懒言、易出汗、易疲倦、肌肉松软而不实等症状,吃些泥鳅来补气也是不错的。
夏天湿气重,再加上孩子脾常不足,很容易就会生湿。而泥鳅可以补脾、利水,既可以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,又加强了脾运化水湿的功能,是十分适合在今年食用的。
另外,泥鳅中含有特别丰富的蛋白质,并且是容易吸收的动物蛋白。孩子食用后,可以补充优质蛋白,对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2
一碗泥鳅汤,
补脾胃,止虚汗
说起泥鳅,最著名的一道菜便是泥鳅钻豆腐,是直接将活泥鳅与豆腐放入锅中,加盖慢炖。加热的过程中,泥鳅会被热气所逼,钻进豆腐里,最后煮成汤。
泥鳅钻豆腐用的泥鳅是活泥鳅,内脏仍未处理,烹饪的过程也许会让人感到不适。大家可以用处理好的泥鳅来煮汤,功效也是一样的。
泥鳅豆腐汤(全家量)
【材料】
泥鳅6条,豆腐300g,生姜4片,香菜少许,盐、胡椒粉少许。
【做法】
① 泥鳅放入清水中,加入少许油、盐养1~2天,吐净泥沙。
② 泥鳅去掉内脏,处理干净后放入锅中,开小火微煎。
③ 豆腐切成小块、香菜洗净切段备用。
④ 锅中加入1.5L清水、豆腐块和姜片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左右,加入少量食盐、胡椒粉、香菜段调味即可。
【功效】
补中益气,调和脾胃,止虚汗。
【适用年龄】
3岁以上对证、少量多次分服。蚕豆病可服。
豆腐味甘,性凉,归脾、胃、大肠经,具有益气和中、生津润燥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与泥鳅一同煮汤,不仅味道鲜美,还具有补中益气、调和脾胃、止虚汗功效。
在处理泥鳅时,大家会发现,泥鳅身上有一层粘液,应该怎么清除呢?有几种方式,可以将食盐或面粉撒到泥鳅的表皮上,怎么搓洗干净;或者将泥鳅放入热水中烫一分钟,就可以将粘液去除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泥鳅的刺相对多,最好让孩子只喝汤,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豆腐,泥鳅就不容吃了。
今日向我们主推的这道泥鳅汤,都学会了吗?趁着周末在家,抓紧向孩子做起来吧!■
【来源:许尤佳育儿堂,医学指南:许尤佳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