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美味汤食

冬季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(冬日里来碗羊肉汤) 冬天吃热乎的

我的家乡处在皖西北平原上,这里虽然不太算北方,但冬季也是有点小冷。非常是当北风刮起来的时候,那冷气也是飕飕的。每当这时候我就十分期待有一锅羊肉汤,那该多好啊!

羊肉汤不仅是一道美食,更有良好的保健作用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载,羊肉具有“暖中补虚,健脾健胃,补肺助气,滋肾,养肝,明目”等功效,可谓“冬吃羊肉赛人参”。大家农村也说,“羊汤补一冬,来年无大病”。羊肉汤味道鲜美,香而不腻,可强健体质,倍受国人喜欢。不仅被载入食谱,也风靡大江南北。

熬羊肉汤程序不复杂,但需要时间和耐性。将羊骨头、切成坨的羊肉、洗净的羊杂一起放入锅中,汤沸后,用文火慢慢熬制。这时,我便不会再围着锅边转了,索性捧本书,懒散地躺在沙发上品读起来。几个小时过去了,书读得有滋有味,也不了解饿。可是,当房间充溢的羊肉汤味渐渐鲜活起来,浓郁起来,美味的物质彻底战胜精神的食粮, 于是腹中最初“咕咕”作响。甩开书本,冲进厨房,揭开锅盖,雪白的羊肉汤热气腾腾,香气四溢,用“淡妆浓抹难掩香,夜雪封门羊肉汤”来形容毫不为过。一碗配上各种调料的羊肉汤端上来,不仅闻起来香,而且颇有点诗意,雪白如凝脂的汤是冬季的色彩, 汤面上点缀的碧绿葱花是春季的意象,这不就是“冬季来了,春季还远吗?”的美食版表述。喝一口鲜浓的汤,不带一点膻腥,没有羹汤凝稠的厚重,又比稀薄的高汤温厚;嚼一块羊肉,肉质柔和细嫩,爽口不腻。如果在羊肉汤中加入烧饼,即是陕西有名“羊肉泡馍”, 饱餐后你是否会发出苏东坡的盛赞:“陇馔有熊腊,秦烹惟羊羹”。

一锅羊肉汤,香飘半个村,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。记得小时候哪家熬羊肉汤了,那香气飘入大家鼻中痒痒的,勾的大家的味蕾久久的不安分。那时更有邻居闻到香味来串门的,无非是要讨一碗热汤喝喝。乡下人就是这么实在,想吃你家的,到了饭点也不说走,你盛上饭来,举筷就吃,伸嘴就喝,这才是真实的关系融洽。同样,他家做了啥好吃的,隔着墙,娃娃一样绕过去,吃饭吆喝一声,我在阿毛家端上碗了!

羊肉可以入汤,羊龙骨也可以。羊龙骨也有人称之为“羊蝎子”,就是羊的脊骨,这部分区域用来煮汤亦好,煮过以后,骨上的肉以及骨髓都是上等的美味。你想呀,单纯的大肉块吃起来有啥意思?还是要带点儿脆骨,吮一些骨髓,让人大呼过瘾。然而,在宋代,羊龙骨是不受待见的,宋人认为,没有东西吃才会吃羊龙骨。他们哪儿了解羊龙骨的美味?苏东坡是最强的美食家,他自然了解羊龙骨好吃。他在惠州的那段日子,由于条件限制,不能像权贵们一样大块吃肉,就煮一些羊龙骨来食。有文记之:“惠州市井寥落,然犹日杀一羊,不敢与仕者争买,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。骨间亦有微肉,熟者热漉出,渍酒中,占薄盐炙微焦食之。终日抉剔,得铢两于肯綮之间,意甚喜之。如食蟹螯,率数日辄一食,甚觉有补……”(《晴川蟹录·杂说》)

苏东坡先生不愧为一代美食家,壹个羊龙骨可以煮汤,可以吃肉,还能食髓,羊肉哪能和羊龙骨相提并论?东坡先生不愧是千古第一饕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