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家常菜

太原古县城里有啥好吃的(太原古县城好吃的地方) 太原古县城里有清真饭店吗

这篇大家来聊一聊太原古县城十字街上的美食吧。

上回聊到凤城南街

三晋漏鱼儿,漏鱼儿我们吃过吗?此鱼非彼鱼,吸溜一口香辣爽口真过瘾!它也叫做凉粉的孪生朋友,漏鱼儿里面是没有鱼肉的,而是一道面食。漏,顾名思义就是他的制作方式,把山药粉之类的淀粉多的,加水搅拌成面粉水,然后放到壹个大锅里面去煮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这面粉水的颜色越来越透明,而且质地也越来越粘稠了,接着就是做成潮汐海灵儿的决定因素了,在一大盆凉水上放壹个木架,木架上有壹个全是眼儿的漏盆,山药糊倒在上面之后,就会自己漏到凉水里凝固了,最后就成了两头尖中间圆的形状了,在水里看起来就像是潮汐海灵儿一样。放点酸辣的调料,最最适合夏季解暑来吃了。

老潼关肉夹馍,西安的特色,柳林碗托,这个是我的最爱,每次去柳林都要吃上好几碗,其实就是荞面放在碗里蒸熟的,因为还保持了碗的形状,所以叫碗托,吃的时候蘸上调料,主要是辣椒油和蒜的一种酱汁,然后用小刀拉开了吃,所以也有叫“拉叨叨”的,反正和水土有关系,出了柳林的都不那么好吃了。

聚宏远、粉汤羊血、临汾牛肉丸子面。啊,牛肉丸子面也是夜市一绝,爱的人爱死,不爱的人一点都吃不了,记得亲贤街上有一家老店,每到半夜就人贼多,面也是带碱的河捞面,然后配上特色丸子,自己用高汤煮出来的,浇上辣椒油,保管吃的你吸溜吸溜的。

浑源凉粉,可以喝的凉粉,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制作而成,浑源凉粉是大同凉粉的代表。做好的浑源凉粉清亮、滑嫩、爽口,像猪皮冻似的“筋颤”。拿在手上“滑溜溜”,吃在嘴里“凉丝丝”,再配上兰花豆和大同豆腐干,那真是风味独特,堪称北岳一绝。吃的时候配当地胡麻油炸出来的甜麻叶最好!

接下来是太原有名的王萍面皮,这个不用多说了啊,太原麻酱凉皮的代表。

还有美和居醋坊、双合成老字号等

下面就到了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凤城西街了,逛了好久,大家终于也想找一家店坐下来吃一点,歇歇脚了。

这里有花溪牛肉粉,牛肉粉还是南方做的好吃。有九牛私家牧场,蛋糕店,还有土豆虾饼店,以煎烤烹炸为主,油炸是食欲之王嘛。

选来选去,思考到自己是肉食动物,加上观察了一下就餐环境,不想太吵太拥挤的那种,一致决定来吃这家红烧肉烩菜馆,好吧,我承认,没看出什么特色来。

里面的菜都是现成的,不允许点现炒的菜,据说是因为人太多,炒不回来,大家要了一份烩菜、一盘大骨头、一碗荞麦面,大概烩菜二三十块,大骨头四十多,荞麦面十几块,我记不清了,量倒是不少,加上从土豆虾饼店排队买的一大串羊肉串,两单人足足够吃了。

实话实说,味道特别一般,烩菜不现做和食堂的也没啥不同差异,大骨头倒是挺软烂的,味道普通,羊肉串又干又咸,荞麦面绝对不是忻州荞麦面的风格,只能说普普通通一碗面吧。

我选的这家店,很普通,但是门面里面还有壹个大院子,桌子啥的窗明几净的,看着还不错,人也是络绎不绝的,味道为啥那么普通呢,还是因为试营业期间人太多了,店里为了快,为了食客们能吃了就走,方便便捷,所以就索性搞了几个热菜提前做出来,又拌了几个凉菜,反正都是做好现成的,试想一下,这如何能跟平时大家去了现点菜现做的好吃呢。

所以我觉得旅游景点,也不能只赚快钱呀,既然是古城,应该让来的游客领略到大家山西真实的有特色的风味,可能出了这个古城,他们还愿意到忻州转转,到大同转转,到运城转转,而不是觉得山西的美食徒有虚名了,文化古城,任重道远吧!

后面还有陕西甄糕,他家有特色的地方是,用冰淇淋的蛋卷来装甄糕的,看起来洋气很多。

还有仙豆糕、双来打卤面,打卤面可是山西的特色啊,而且打卤面的卤应该本来就是早做好的,希望打卤面的味儿可以正宗一些。打卤面,在山西是当地婚嫁宴客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。制作打卤面的方式、用料多种多样,风味也不尽相同。太原传统打卤面的典范做法多以腐竹、烧肉、韭菜等食材组合在一起,象征着团团圆圆,和和美美。

周记纸皮包子,不了解哪儿的特产,我还是喜爱外皮是发面宣呼呼的包子。

杨母亲小酥肉,山西的小酥肉一般都带点汤汤水水,出锅前喷点醋,吃起来,香酥、嫩滑、爽口、肥而不腻。

鸡拌仙、锅巴鸡、豪横烧鸡、爱和平精英肉的人哪里都是啊。

还有一家居酒屋,我感觉这里开居酒屋不大有市场,因为很少有人能驻足多坐一会儿,这座古城里没有丽江那种慢生活的感觉,估计和人文气息有关。

对了还有清徐灌肠,清徐正宗凉拌灌肠主要以蒜醋作为主要调和,一般直接连碗一起取细薄的灌肠,直接在碗中用刀划“左三右四”形成整齐的菱形状,取二到三片为宜,直接浇以清徐“东湖”老陈醋和蒜泥水调和拌起,和柳林碗托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值得尝一尝。

夕阳西下,城墙边上是一抹灿烂的晚霞,很美,西街也逛啦。来总结陈词吧,其实古县城做的足够有诚意,基本上山西历史悠久的名小吃和美食,在这里都有一席之地,可是有人却说他们都称不上美食,有的是说价格贵、有的是说味道不正宗,诚然这些问题都存在一些吧,毕竟大家是太原本地人,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味道足够熟悉,但是我觉得古城是展现太原风貌的一座大花园,应该有一些包容度和耐心,慢慢的用真心,把好的美食好的传统传承下来,展现向全国各地的兄弟们,让我们更多的去知道山西,知道山西的美食和文化,所以我才用了三篇文章,我可是逛了很久、拍了很久、也写了很久,[捂脸][捂脸][捂脸]才把几乎古城里全部的美食都说明向我们。

希望古城越来越好吧,把自己的文化和底蕴呈现出来,结合到人文旅游中去,成为太原、甚至山西的名片。

我爱太原[呲牙]